維生素 D 是嬰幼兒最重要的維生素,為了確保嬰幼兒能獲得足夠的保護力與生長發育所需,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與台灣兒科醫學會 (TPA) 皆建議嬰幼兒開始每日補充 400 IU 維生素 D。而幼兒開始發育成長後,開始對於環境好奇與探索,無論是幼兒不小心自行誤食,或家長粗心下不小心讓嬰幼兒食用過量維生素 D 是否有害呢? 嬰幼兒在誤食過量維生素 D 下是否有立即毒性或副作用? 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本篇我們來探討應該如何處理嬰幼兒誤食過量營養素或維生素 D 的處理原則。

嬰幼兒最重要的營養素 - 維生素D3 

維生素 D 缺乏是一個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台灣臨床調查幾乎九成國民都不足。雖然人體可以經由皮膚接受日曬合成維生素 D,或從飲食來源 (如脂肪魚類) 中攝取,但很難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D。尤其要促進合成維生素 D 的日曬波長普遍在正午時刻,波長約為 290 至 320 奈米的 B 型紫外線 (UVB) 能穿透裸露的皮膚,將皮膚中的 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 D3 的前驅物,隨後進一步轉化為維生素 D3。但這時段的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更為強烈,而嬰幼兒稚嫩的肌膚非常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所以嬰幼兒並不適合經由日曬來獲得維生素 D。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建議父母應避免 6 個月以下的嬰兒直接曝曬在陽光下,應給嬰兒穿著防護性衣物與帽子,並在無法避免陽光曝曬時,將防曬乳塗抹在少量暴露的皮膚區域。

所以為了確保能有足夠的維生素 D,專家普遍建議補充維生素 D 保健品是更為有效的方式。而最適合嬰幼兒的維生素 D3 補充品就是液體維生素 D3 滴劑

嬰幼兒維生素D3食用量與每日上限值

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建議,自出生後不久開始,對完全或部分以母乳哺育的嬰兒每天補充 10 微克 (400 IU) 的維生素 D,直至嬰兒斷奶並每日攝取至少 1,000 毫升添加維生素 D 的配方奶或全脂牛奶為止。此外,AAP 也建議對未以母乳餵養且每日攝取少於 1,000 毫升添加維生素 D 的配方奶或牛奶的嬰兒,每日補充 400 IU 的維生素 D。

在每日維生素 D 補充量台灣與歐美的建議大致相同。但上限攝取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ULs) 台灣與歐美的建議略有不同。

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 定義了可耐受的最高攝取量 (ULs):

  • 0 至 12 個月嬰兒為每天 1000 IU
  • 1 至 10 歲兒童則為每天 2000 IU
  • 成年人則是每日 4000 IU

美國部分,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的定義最高耐受量 (ULs):

  • 0 至 6 個月嬰兒為每天 1000 IU
  • 7 至 12 個月嬰兒為每天 1500 IU
  • 1~3 歲幼兒每天 2500 IU
  • 4~8 歲兒童每天 3000 IU
  • 9 歲以上與成年人每天 4000 IU

台灣衛福部訂定的標準為 0 至 12 個月嬰兒每日上限值 25 微克 (1000 IU/天),1 歲以上即與成年人相同,每日上限為 2000 IU/天。

嬰幼兒維生素D不小心食用過量怎麼辦 ?

嬰幼兒若不小心誤食高量維生素 D 是否會有急傷害或性負面風險呢? 我們可以參考科學上的證據與建議。根據 2002 年發表的統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期刊資料的結論指出「每日劑量高達 10,000 IU 或單次劑量高達 600,000 IU 的維生素 D 補充劑在 0 至 6 歲兒童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這篇研究共納入了 32 項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總數達 8,400 名。這些研究評估了兒童在補充高劑量維生素 D (每日劑量範圍為 1,200 至 10,000 IU) 或大劑量單次補充 (從每週 30,000 IU 至單次 600,000 IU) 的不同臨床結果。結果顯示,高劑量維生素 D 組與對照組相比,並未出現整體嚴重不良事件風險增加的情況。此外,高血鈣症的風險也未顯著增加。

這項統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最終結論指出:「在 0 至 6 歲兒童中,高劑量維生素 D 補充與嚴重不良風險增加無關,且與補充劑可能引起的臨床不良事件很少見。這些發現顯示,對幼童每日補充 1200 至 10000 國際單位的維生素 D,以及一次性大劑量補充達 600000 國際單位,可能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以即使幼兒可能無意間誤食過量維生素 D,父母親先不需過度緊張或憂慮,而是正確的觀察嬰幼兒的狀況並給予正確的處置。

總結:嬰幼兒誤食高劑量營養素正確處理方式: 

若嬰幼兒誤食高劑量營養素,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首要步驟是保持冷靜,如果有需要可立即尋找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諮詢,或撥打毒物諮詢中心諮詢專線 (02) 2871-7121 。聯繫醫療人員時需要提供的重要信息:

  • 誤食的具體劑量
  • 大約誤食的時間
  • 孩子的年齡和體重
  • 目前是否出現任何症狀

特別要注意的危險徵兆:

  • 如果是脂溶性維生素 (A、D、E、K) 過量: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 若是維生素 D 過量 :小心留意是否出現以下症狀
    • 嘔吐
    • 便秘
    • 腹痛
    • 嗜睡
    • 食慾不振
    • 多尿

在等待醫療協助時:

  • 不要試圖催吐,除非醫護人員特別指示
  • 保存營養品包裝,以便確認成分和劑量
  • 觀察並記錄孩子的症狀
  • 若孩子清醒,可給予適量白開水

預防措施:

  • 將所有維生素和營養補充品放在兒童無法觸及的安全位置
  • 使用兒童安全鎖的容器存放
  • 不要把營養品說成是糖果,以免引起兒童興趣
  • 定期檢查家中藥品和營養品的存放位置是否安全

若您不確定如何處理,建議立即尋求醫療諮詢與協助仍是最佳處置方式,因為某些營養素過量的症狀可能會延遲出現。醫療專業人員能根據具體情況給出最適當的處理建議。

 

《 參考資料 》

  1. Nicklas Brustad, et al. Safety of High-Dos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mong Children Aged 0 to 6 Years. JAMA Netw Open. 2022 Apr 14;5(4):e227410.
  2. Antonucci R, Locci C, Clemente MG, Chicconi E, Antonucci L.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ldhood: old lesson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18;31(3):247-260.
  3. Singh N, Kamble D, Mahantshetti NS. Effect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pneumonia in under-five children. Indian J Pediatr. 2019;86(12):1105-1111.
  4. Saleem J, Zakar R, Zakar MZ, et al. High-dose vitamin D3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Clin Nutr. 2018;107(5):725-733.
  5. Ducharme FM, Jensen M, Mailhot G, et al. Impact of two oral doses of 100 000 IU of vitamin D3 in preschoolers with viral-induced asthma: a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2019;20(1):138.
  6. Harnot J, Verma S, Singhi S, Sankhyan N, Sachdeva N, Bharti B. Comparison of 300 000 and 600 000 IU oral vitamin-D bolus for vitamin-D deficiency in young children. Indian J Pediatr. 2017;84(2):111-116.
  7. Mittal H, Rai S, Shah D, et al. 300 000 IU or 600 000 IU of oral vitamin D 3 for treatment of nutritional ricke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dian Pediatr. 2014;51(4):265-272.
  8. Moodley A, Spector SA. Single high-dose vitamin D at birth corrects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infants in Mexico. Int J Food Sci Nutr. 2015;66(3):33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