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7-11 取貨贈 - 現萃茶 四季春青茶 (熱)
2025/1/1-2025/3/31 刷星展卡單筆 滿 $3,000,贈刷卡金 $100 元
維生素 D 是嬰幼兒最重要的維生素,為了確保嬰幼兒能獲得足夠的保護力與生長發育所需,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與台灣兒科醫學會 (TPA) 皆建議嬰幼兒開始每日補充 400 IU 維生素 D。而幼兒開始發育成長後,開始對於環境好奇與探索,無論是幼兒不小心自行誤食,或家長粗心下不小心讓嬰幼兒食用過量維生素 D 是否有害呢? 嬰幼兒在誤食過量維生素 D 下是否有立即毒性或副作用? 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本篇我們來探討應該如何處理嬰幼兒誤食過量營養素或維生素 D 的處理原則。
維生素 D 缺乏是一個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台灣臨床調查幾乎九成國民都不足。雖然人體可以經由皮膚接受日曬合成維生素 D,或從飲食來源 (如脂肪魚類) 中攝取,但很難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D。尤其要促進合成維生素 D 的日曬波長普遍在正午時刻,波長約為 290 至 320 奈米的 B 型紫外線 (UVB) 能穿透裸露的皮膚,將皮膚中的 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 D3 的前驅物,隨後進一步轉化為維生素 D3。但這時段的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更為強烈,而嬰幼兒稚嫩的肌膚非常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所以嬰幼兒並不適合經由日曬來獲得維生素 D。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建議父母應避免 6 個月以下的嬰兒直接曝曬在陽光下,應給嬰兒穿著防護性衣物與帽子,並在無法避免陽光曝曬時,將防曬乳塗抹在少量暴露的皮膚區域。
所以為了確保能有足夠的維生素 D,專家普遍建議補充維生素 D 保健品是更為有效的方式。而最適合嬰幼兒的維生素 D3 補充品就是液體維生素 D3 滴劑。
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建議,自出生後不久開始,對完全或部分以母乳哺育的嬰兒每天補充 10 微克 (400 IU) 的維生素 D,直至嬰兒斷奶並每日攝取至少 1,000 毫升添加維生素 D 的配方奶或全脂牛奶為止。此外,AAP 也建議對未以母乳餵養且每日攝取少於 1,000 毫升添加維生素 D 的配方奶或牛奶的嬰兒,每日補充 400 IU 的維生素 D。
在每日維生素 D 補充量台灣與歐美的建議大致相同。但上限攝取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ULs) 台灣與歐美的建議略有不同。
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 定義了可耐受的最高攝取量 (ULs):
美國部分,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的定義最高耐受量 (ULs):
台灣衛福部訂定的標準為 0 至 12 個月嬰兒每日上限值 25 微克 (1000 IU/天),1 歲以上即與成年人相同,每日上限為 2000 IU/天。
嬰幼兒若不小心誤食高量維生素 D 是否會有急傷害或性負面風險呢? 我們可以參考科學上的證據與建議。根據 2002 年發表的統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期刊資料的結論指出「每日劑量高達 10,000 IU 或單次劑量高達 600,000 IU 的維生素 D 補充劑在 0 至 6 歲兒童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這篇研究共納入了 32 項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總數達 8,400 名。這些研究評估了兒童在補充高劑量維生素 D (每日劑量範圍為 1,200 至 10,000 IU) 或大劑量單次補充 (從每週 30,000 IU 至單次 600,000 IU) 的不同臨床結果。結果顯示,高劑量維生素 D 組與對照組相比,並未出現整體嚴重不良事件風險增加的情況。此外,高血鈣症的風險也未顯著增加。
這項統合分析和系統性回顧最終結論指出:「在 0 至 6 歲兒童中,高劑量維生素 D 補充與嚴重不良風險增加無關,且與補充劑可能引起的臨床不良事件很少見。這些發現顯示,對幼童每日補充 1200 至 10000 國際單位的維生素 D,以及一次性大劑量補充達 600000 國際單位,可能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以即使幼兒可能無意間誤食過量維生素 D,父母親先不需過度緊張或憂慮,而是正確的觀察嬰幼兒的狀況並給予正確的處置。
若嬰幼兒誤食高劑量營養素,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首要步驟是保持冷靜,如果有需要可立即尋找醫師或專業醫療人員諮詢,或撥打毒物諮詢中心諮詢專線 (02) 2871-7121 。聯繫醫療人員時需要提供的重要信息:
特別要注意的危險徵兆:
在等待醫療協助時:
預防措施:
若您不確定如何處理,建議立即尋求醫療諮詢與協助仍是最佳處置方式,因為某些營養素過量的症狀可能會延遲出現。醫療專業人員能根據具體情況給出最適當的處理建議。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