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D 對增進鈣吸收至關重要,它參與了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為了讓孩子能贏在起跑點,維生素 D 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1. 為什麼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 D ?

新生兒通常很少會被帶出去曬太陽,補充維生素 D 只能仰賴母乳或額外補充。如果媽媽提升了自己體內的維生素 D,經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將受惠,透過母乳獲得更高的維生素 D。配方奶在設計的時候也有添加少量的維生素 D。但為了避免嬰兒缺乏維生素 D,有兩點需要注意:首先,哺乳媽媽必須自己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D;其次,如果媽媽的維生素 D 較低或配方奶食用量不夠,則考慮給予嬰兒額外的維生素 D 補充劑。

2. 母乳中含維生素 D 嗎? 而維生素 D 的建議量?

對於寶寶來說,由於飲食單一,食量小和較少的陽光照射,食用補充劑以達到推薦的維生素 D 攝入量是必要的。母乳中維生素 D 含量平均為 22 IU/L (15-50 IU/L),以嬰兒平均一天吃奶量 750ML 計算,純哺乳嬰兒經由母奶可攝取到之維生素 D 約 11-38 IU/DAY,遠低於一般建議攝取量 400 IU/DAY,因此全母乳與半母乳哺餵或是對配方奶、副食品適應不良的嬰幼兒普遍都可能有維生素 D 不足問題。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 400 IU 維生素 D。此外,使用配方奶的兒童,如果每日進食少於 1,000 毫升加強維生素 D 的配方奶或奶粉,需要每天給予 400 IU 維生素 D。美國小兒科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在 2008 年則是建議所有嬰兒從出生開始每日補充 400 IU,比起過去建議劑量增加一倍,以確保滿足嬰幼兒每日所需。

3. 寶寶的維生素 D 補充要吃到幾歲?

美國兒科學會 (AAP) 建議:母乳喂養和部分母乳喂養的嬰兒,從出生後幾天開始,每天建議持續補充 400 IU 的維生素 D。

4. 添加副食品後,還吃維生素 D 嗎?

寶寶滿 6 個月後,開始嘗試各種輔食,是否還需要補充維生素 D?答案是 “要”。除了肝臟,蛋類和海魚外,天然食物含有較少的維生素 D。然而,肝臟、蛋類和海魚中的維生素 D 含量實際上也不高。一個蛋黃約有 40 IU 的維生素 D,吃 10 個蛋黃才有 400 IU 的量。因此,寶寶添加副食品不影響正常補充維生素 D。

5. 能否曬太陽來補足維生素 D?

雖然裸露的皮膚被太陽直射能合成維生素 D ,但有幾個問題:首先,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 6 個月內的嬰兒不應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因為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當不適當地暴露在陽光下時,很容易引起皮膚灼傷。同時,如果太陽直射寶寶的眼睛,也容易引起寶寶眼部的傷害,風險很高。6 個月以上,需要注意防曬,如避免強烈的紫外線,塗抹防曬霜,穿長袖長褲,戴寬邊沿帽子。其次,從太陽獲得的維生素 D 的量難以控制,防曬措施、空氣污染、日照強度等因素也都會影響效果。因此,雖然寶寶進行適當戶外活動有其必要,但不建議依靠陽光來補充維生素 D,以免造成維生素 D 不足。

6. 如何挑選市場上常見的維生素 D ?

液態類的維生素 D 產品最適合嬰幼兒。液態類產品使用很方便,可以滴在媽媽乳頭、安撫奶嘴上,或是湯匙上,滴在配方奶和副食品中也行。但配方的選擇上,需使用容易保存的油脂,部分配方選用橄欖油。但在亞熱帶地區的國家,此種基底油脂的配方容易氧化,產生油耗味,品質大受影響。而橄欖油的黏度高,也容易導致不容易從滴頭流出,使用上較為麻煩。

另一常見的基底油是椰子油,穩定性比橄欖油佳,且因為廉價,被廣泛使用。但椰子油主要成分為月桂酸,占比 50% 以上,且屬於長鏈脂肪酸,吸收較不易。最頂級的基底油則是中鏈三酸甘油脂 (MCT),MCT 油是椰子油經過高度純化後的油脂成分,已經去除月桂酸及其它不純油脂。中鏈三酸甘油脂 (MCT) 擁有高穩定性,吸收度高,流動性佳,不易氧化、保存容易的優點,是高品質液態維生素 D3 首選的油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