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薑黃,擁有 4000 年歷史的「黃金香料」,成為現代保健品最熱銷的保健成分之一。從古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到現代科學研究,薑黃以其強大的保護力特性,成為全球超過 10 億人每日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台灣的保健品市場中,根據 ITIS 2024 年食品產業年鑑的統計,薑黃的市場規模排名第十名,擁有 21 億元的市場銷售規模。然而,要真正發揮薑黃的健康效益,關鍵在於了解如何正確食用與吸收。今天營養師帶你一分鐘認識這個熱門的保健成分。
薑黃 (Turmeric,學名 : Curcuma Longa) 是薑科植物的根莖,原產於東南亞,特別是印度與中國。這種植物與薑同屬一個家族,其根莖經過乾燥研磨後,形成我們熟悉的金黃色粉末 [1]。
薑黃之所以具有保健功效,主要歸功於其含有的活性化合物群「薑黃素類」(Curcuminoids),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薑黃素 (Curcumin)。薑黃素是薑黃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薑黃的潜在健康益處主要來自於薑黃素,是一種黃色酚類化合物。根據研究,薑黃中薑黃素類的組成比例為 :
一般薑黃香料通常含有 2% 到 9% 的薑黃素,而保健品的薑黃素經過濃縮萃取,可能含有高達 95% 的薑黃素。
2020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薑黃具有非常良好的保護力特性,能幫助調整體質,以及提升內在保護機能。薑黃素能夠抑制多種對我們傷害性大的體內因子,有助於維持身體的自然平衡狀態 [2]。
在過去二十年中,已有超過 7000 篇文章探討薑黃素所具備的保護性。超過 100 項臨床試驗專注於研究薑黃素在各種臨床上的應用 [3]。
研究結果顯示,能夠提高舒適度,有助於維持行動靈活度,促進活動時的順暢感。2022 年發表的研究指出薑黃素在提高舒適度與靈活度方面,效果好且沒有潛在的嚴重副作用 [4]。在 2024 年發表的一份統合分析研究中,針對來自 7 國 23 項研究,共 2175 位受測者的統合分析結果,針發現薑黃對於支持日常活動的舒適靈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 [5]。
薑黃的特性有助於調整體質,調節生理機能,增強體力與促進健康的循環 [6]。
2024 年的一項統合分析研究中發現,儘管會產生消化道副作用,研究發現薑黃素在許多不同族群都能顯著改善認知力 [7]。
2010 年的研究顯示,薑黃素能與血清素和多巴胺等調節有關,能幫助維持正向的情緒 [8]。
誰應該避免或謹慎使用薑黃?
- 服用華法林 (Warfarin) 的人,薑黃或薑黃素補充品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 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薑黃可能會影響血糖。
- 薑黃補充劑品可能增加腎結石的風險,特別是有家族病史者。
- 懷孕期間不應使用薑黃。兒童部分,由於缺乏安全性證據,除非醫生建議,否則不應使用薑黃補充品。哺乳期間也不要大量食用薑黃。
- 由於薑黃可能會增加出血,在任何手術前至少 2 週應停止服用。
- 最近有零星病例報告和小型病例系列報告顯示,使用薑黃期間出現肝損傷。雖然不常見,但值得注意。
- 新鮮薑黃根可在少數南北貨或健康食品店找到。薑黃根可切片放入冷凍袋中冷凍,可保存長達六個月。
- 薑黃粉是常見的形式,可在大多數超市的香料區找到。選購時應選擇有機、高品質的產品,避免添加物。
- 薑黃是咖哩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當你日常食用咖哩料理時,就能夠補充到薑黃成分,不過對於要達到臨床上薑黃的健康效益,咖哩中的含量較低,可能無法光靠吃咖哩達成。
薑黃的一個挑戰是薑黃素和其他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率不高,意味著它們不容易被身體吸收。此外,消化過程會迅速分解這些有益化合物並將其排除。所以單獨食用薑黃粉,可能效益不強。
黑胡椒中的一種物質稱為胡椒鹼,與薑黃素結合時,已被證明能將生物利用率提高 2000% [9]。研究中,當單獨給予大鼠 2 g/kg 的薑黃素時,可在 4 小時內達到適中的血清濃度。同時給予 20 mg/kg 胡椒鹼,可在食用後 1~2 小時的短時間內增加薑黃素的血清濃度 [9]。
不過胡胡椒鹼主要透過抑制肝臟和腸壁中的代謝酶,如 UDP-葡萄糖醛酸轉移酶 (UGT) 等分解薑黃素的酵素,來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 [10]。但相對的,根據 NIH 的資料指出,與胡椒鹼搭配的薑黃素,或有良好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的薑黃形式,此種高吸收率的薑黃在研究上也發現也可能會有傷害肝臟的副作用 [1]。如果您注意到任何肝損傷症狀,如疲勞、噁心、食慾不振、深色尿液或黃疸,請立即停止食用薑黃或薑黃素產品,並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諮詢。
薑黃素是脂溶性的,如果只用水食用,吸收量很少。最好與含有脂肪的油脂餐後一起食用薑黃素。另一種增加薑黃生物利用率的方法是與脂肪來源 (如魚油等) 一起食用,這樣薑黃素將可以增加吸收率。
薑黃素類化合物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核准為「一般公認安全」 (GRAS) [11]。且臨床試驗已顯示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即使在每日 4000 至 8000 毫克的食用量下 [12],以及每日高達 12,000 毫克含 95% 濃度的三種薑黃素類化合物 :薑黃素、雙去甲氧基薑黃素和去甲氧基薑黃素的用量下,皆展現良好的安全性 [13]。
即便如此,一般人建議每天補充 500 到 1000 毫克的安全食用量即可。若欲食用更高含量,請先諮詢醫師或醫療專業人員。
A : 以飲食量而言屬於健康飲食的一環;若想達到臨床研究中特定的保健效果,多數研究使用標準化薑黃素約每日 1000 毫克、8~12 週。若您在服用藥物,請在醫療人員監督下使用。
A : 胡椒鹼 (Piperine) 可使薑黃素的吸收率約提升 20 倍;但也因此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風險上升,且高生物利用率薑黃配方與肝毒性事件相關。用藥者或肝功能風險者,建議避免或改以非胡椒鹼配方,建議可以搭配油脂或魚油一起食用安全性更高。
A : 正常飲食中含有的薑黃通常可接受;補充品含量於孕期可能不安全,哺乳期安全性資料不足,不建議自行補充。
A : 不建議。薑黃或薑黃素可能增加出血風險,並有 INR 升高之個案通報;務必先與醫師、藥師評估。
A : 一般配方短期使用多數人容忍度尚可,但高生物利用率配方或形式有肝損傷通報紀錄。高生物利用率包括添加胡椒鹼的配方,或是特殊磷脂處理過的形式。若出現黃疸、深色尿、極度疲倦等,立即停用並就醫。
薑黃作為一種天然的健康食材,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保健潛力。尤其在研究上顯示多種層面的保健效果。然而,要真正獲得薑黃的益處,關鍵在於 :
記住,薑黃並非萬能藥,而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結合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薑黃可以成為您追求更好健康的有力夥伴。透過正確的使用方法,這個古老的香料將繼續在現代健康維護中發揮其獨特的價值。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