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飲食改變,高糖與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取增加,促進醣類代謝與控糖成為重要的健康議題。目前市售常見苦瓜萃取物、肉桂萃取物、鉻等,但那一種穩糖效果最好呢? 今天營養師要介紹超有感的桑葉萃取物,特別是專利品牌 Reducose®,作為一種天然的控糖管理保健品,經過歐美科學驗證,營養師也親身食用驗證效能。本文將深入介紹桑葉萃取物的保健功效、食用量,安全性及使用注意事項,讓你更理解這項天然來源控糖保健成分。

什麼是桑葉萃取物?

桑葉 (Mulberry Leaf) 萃取物來自白桑樹 (Morus Alba) 的葉子,這種植物主要原產於中國,屬於桑科植物家族。在亞洲傳統醫學中,桑葉已有數千年的使用歷史。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桑葉含有多種活性化合物,對糖類調節具有潛在益處。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桑葉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 :

主要活性成分 :脫氧野尻黴素 (1-Deoxynojirimycin, 1-DNJ)

  • 桑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
  • 是一種亞胺糖化合物,為天然的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 具有強大的控糖作用

桑葉萃取物 Reducose® 專利萃取技術

Reducose®是來自英國研發的專利白桑葉萃取物,具有以下特點 :

  • 英國研發 :來自英國 Phynova 大廠研發
  • 成效實證 :具多國專利,並擁有 8 篇已發表科學臨床實證
  • 標準化含量 :含有高濃度 5% ± 0.5% 的 DNJ
  • 品質控制 :從原料到成品都有嚴格的品質控制程序
  • 純度保證 :通過 HPLC-ELSD 定量檢測 DNJ 含量
  • 安全認證 :符合歐洲藥典標準,重金屬、微生物等污染物含量均在安全範圍內
  • 獲獎榮耀 :榮獲 Nutra Ingredients-Asia Awards 2020

桑葉萃取物如何幫助控糖?

桑葉萃取物的機制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

主要作用機制 :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

  • 當我們吃下食物後,「α-葡萄糖苷酶」負責消化分解為單糖,供身體吸收
  • DNJ 因為結構類似,模擬假扮葡萄糖與 α-葡萄糖苷酶結合
  • α-葡萄糖苷酶與 DNJ 結合後無法發揮正常作用
  • 降低食物糖類的分解與吸收
  • 達到控糖與穩糖的效果

次要作用機制 :提升滿足感、降低嘴饞感、促進新陳代謝

桑葉萃取物的食用禁忌

雖然桑葉萃取物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天然成分,但仍有一些使用禁忌需要注意 :

  •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 :由於缺乏足夠的安全性資料,建議在使用前諮詢醫師意見。
  • 低血糖患者 :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需謹慎使用。
  • 過敏反應 :對桑樹或其相關植物過敏者應避免使用。

桑葉萃取物的建議食用量

根據臨床研究,若以 5% 濃度 Reducose® 桑葉萃取物來說建議每日補充 200~250 毫克具有最良好效果。研究指出,隨餐食用 5% 桑葉萃取物 Reducose® 225 毫克 (含 11.25 毫克 DNJ),能顯著提升穩糖效果 42%

  • 食用建議 :每次 200~250 mg
  • 食用時機 :食用含糖食物,或食用正餐時,一起隨餐食用。研究發現隨餐食用比餐前食用效果更佳。

桑葉萃取物常見問題解答 (FAQ)

Q1 :要是吃很高糖的食物,桑葉萃取物可以多吃嗎?

A : 桑葉萃取物經研究證實單次食用量介於 200~250 毫克之間能帶來最顯著效果。多吃並不代表效果會加倍。因此請依照您購買的產品食用建議補充,無需自行多補充。

Q2 :食用桑葉萃取物期間可以正常進食甜食嗎?例如冰淇淋、蛋糕等等

A : 桑葉萃取物可以幫助控糖,但不能完全阻止,您可以在食用甜點時一起補充桑葉萃取物,對於穩糖和促進醣類新陳代謝有幫助性。但仍建議適量攝取甜食,桑葉萃取物是輔助保健品,不是免死金牌,不代表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快朵頤高糖分甜點。

Q3 :食用桑葉萃取物多久可以看到效果?

A : 通常食用後,就會開始逐漸發揮效果,如果您有裝置「瞬感」等監測器,就可以明顯看到效用。

Q4 :桑葉萃取物是否會產生依賴性?

A : 桑葉萃取物並非藥物,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也無成癮性。即使沒有食用身體也能維持良好機能,但切記均衡飲食仍是關鍵,少吃含糖精緻食物,少吃澱粉,多吃纖維性食物,都會有幫助性。

Q5 :桑葉萃取物可以與其他保健品一起服用嗎?

A : 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尤其與苦瓜萃取物、鉻等成分一起食用,可能提高綜效。但若您有食用慢性病藥物,建議請先諮詢您的醫師或醫療專業人員。

總結

桑葉萃取物,特別是經過科學驗證的 Reducose®,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有效的控糖保健選擇。它不僅能夠立即幫助穩糖,還具有多重健康益處,包括降低嘴饞感、強化飲食管理的功效。

Reducose® 桑葉萃取物提供除了常見的苦瓜萃取物、肉桂萃取物之外,一個更全方位的穩糖新選擇,尤其臨床研究上與苦瓜或肉桂相比,不僅食用量低,更能提供立即性顯著的成效。選擇高品質、經過科學驗證的 Reducose® 桑葉萃取物,遵循正確的食用方法,桑葉萃取物將成為您維護醣類代謝健康的得力助手。

《 研究文獻 》

  1. Thondre et al., 2024.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Reducose®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after Eating a Complex Meal: Results from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 Nutrients, 16, 1670. Article.
  2. Lee et al., 2024. Glucose-lowering effect of Reducose® enriched with 1-deoxynojirimycin and L-leucine: Studies on insulin secretion in INS-1 cells and reduction of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rats. Heliyon, 10: e25499. Article. 
  3. Hester et al., 2023. Effects of a Dietary Supplement Focused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To Assist in Weight Management That Impacts Appetite, Hunger, and Satiety.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7 (Suppl 1): 101589 (Poster presentation).  Article.
  4. Schillinger et al., 2023. 13C-sucrose breath test for the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s enteropathy in Zambian adults. Frontiers in Medicine, 9: 904339. (paper demonstrates undigested carbohydrates feed microbiome).  Article.
  5. Ding et al., 2023. The impact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n reducing the glycemic index of white bread. PLoS ONE, 18 (8): e0288911.  Article.
  6. Mohamed et al., 2022.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 Natural Powder Blend (Mulberry Leaf Extract [MLE], Vitamin D, Chromium, and Fiber) on Postprandial (PP) Metabolic Response in Type 2 Diabetes (T2D). Diabetes; 71 (Supplement 1): 41-LB.  Article. 
  7. Gheldof et al., 2022. Effect of different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 glucose response of complete meals in two crossover studies. Nutrients; 14: 2674.  Article.
  8. Thondre et al, 2021. Mulberry leaf extract improves glycaemic response and insulaemic response to sucrose in healthy subjects: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Nutrition & Metabolism; 18:41.  Article.
  9. Wang et al, 2018. Mulberry leaf extract reduces the glycemic indexes of four common dietary carbohydrates. Medicine (2018) 97:34.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