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生福利部之前委託台灣大學的孕婦營養現況調查,分析 2346 名孕婦血液,發現葉酸、維生素 B1、B2、鐵等普遍都呈現缺乏情形,且缺乏之情況隨孕期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到懷孕第三期 (≧ 25 週) ,葉酸的缺乏率約 4%,維生素 B1 的缺乏率達 37%,維生素 B2 的缺乏率達 14%,鐵的缺乏率則高達 50%。

孕期間對於維生素B群及鐵的需求非常重要。由於寶寶逐漸生長,需求量更不容忽視。孕期對於鐵的需求,第一期與第二期與一般女性相同,為每日 15 毫克;到孕期第三期以及哺乳期,則建議每天額外增加 30 毫克,至每日 45 毫克。

但在臨床上,常常會遇到部分孕婦反應,在懷孕初期的嘔心孕吐感,可能由於食用了含鐵的孕婦綜合維他命導致噁心反胃的不舒服感加劇。因此,在懷孕初期,我們會建議孕婦以食用不含鐵的綜合維他命或是B群為主,至於對於鐵的需求,改以正常飲食中的食物來源為主,包括多吃紅肉(牛、羊,豬肉等)。

等到孕期中期,即開始加強鐵的補充。一般孕期鐵的來源,常見的有丁烯二酸亞鐵,又稱為富馬鐵(Ferrous Fumarate)或硫酸亞鐵(Ferrous Sulfate) 都是臨床上常使用的補鐵來源。但研究上已證實,這些型式的鐵容易造成胃不舒服,甚至便秘等副作用,所以接受度不高。而甘胺酸亞鐵(Ferrous Bisglycinate)是經過臨床證實副作用最低的鐵型式,低劑量幾乎不會引起不適感。而低劑量多次的補充,也比單一高劑量補充來的效果更好,副作用更低。此外,甘胺酸亞鐵的吸收率比其他形式的鐵吸收率來的更高,因此食用量相對不需要太多。

總之,若孕媽咪平時都有食用紅肉,且沒有缺鐵的症狀,可以到孕期第二期再開始每日補充一次 15 毫克的甘胺酸亞鐵。到孕期第三期與哺乳期,改為每日補充兩次,每次 15 毫克的甘胺酸亞鐵。若較少吃紅肉,或是經過醫事人員診斷有缺鐵症狀,則可每日補充 45 毫克的甘胺酸亞鐵;但建議分次食用,可以提高吸收率,也能降低食用鐵可能引起的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