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在慢性疾病日益盛行的現代社會,傳統醫學雖然在急性疾病治療方面表現優異,但對於複雜的慢性健康問題,往往只能提供症狀管理而非根本解決方案。功能醫學 (Functional Medicine) 也因此有了著力的出發點,作為一種較新穎的輔助醫療方法,來幫助對健康與疾病的理解與管理預防。
功能醫學 (Functional Medicine) 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它將患者和醫師視為夥伴關係,核心理念是「找出症狀背後的真正原因」。這種方法將健康視為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它強調 :
簡單來說,功能醫學就像「健康偵探」,醫師會和病人一起找出造成問題的「原因」,再制定全面的改善計畫。與傳統醫學不同,功能醫學不是將身體各部位視為一個個獨立的器官系統,而是理解身體是一個相互連接的複雜網絡。它認為身體內的每個系統都會影響其他系統,一個區域的失衡可能對整體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功能醫學上最簡單也最常使用的例子就是大樹,當大樹有一部分的葉子枯黃,代表的並非只是局部黃葉部份的問題,而是從大樹整體狀況,包含根莖葉、甚至土壤、養分與水分一起完整統合評估,才能進行完整的改善。
功能醫學的概念並非全新發明。早在 1871 年,英國醫師 Willoughby Wade 就在《刺胳針》期刊上發表文章,提出了功能醫學的早期概念。他認為「每個症狀都源於某些功能的不完全表現,因此需要比傳統醫學更高層次的思考」。
現代功能醫學的正式建立始於 1990 年,當時一群臨床醫師、研究人員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加拿大維多利亞聚會,他們希望探索一個專注於慢性疾病預防和管理的理想醫療系統,並想像如何將歷史醫療模式與先進的系統生物學相結合。
1991 年,Jeffrey Bland 博士正式成立了功能醫學研究所 (The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 IFM),標誌著現代功能醫學的誕生。目前功能醫學研究所也進行許多功能醫學相關專業訓練,來滿足專業醫療人員的需求。
功能醫學最具創新性的工具之一是「功能醫學矩陣模型」(Functional Medicine Matrix)。這個模型將患者的症狀、體徵和疾病的常見路徑組織成七個生物系統和臨床失衡,在基礎科學文獻中的疾病生理機制和臨床應用的相關性之間建立了知識橋樑。如果有接受過正式功能醫學訓練的醫療人員應該都對於矩陣圖相當熟悉。
功能醫學矩陣模型包含七個核心生物功能領域 :
包括消化、吸收、微生物群和胃腸道功能、呼吸系統。這個系統負責將食物、水和空氣轉化為身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素
涵蓋免疫功能、發炎反應和感染防護。這個系統保護身體免受外來侵害並進行組織修復
包括線粒體功能和能量調節。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當功能異常時會導致疲勞和各種代謝問題
包括解毒和毒性處理。這個系統負責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化合物並排出體外
涉及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溝通協調。荷爾蒙失衡、神經傳導物質異常都屬於這個範疇
包括心血管系統、淋巴系統等,負責營養素、氧氣、廢物的運輸
涉及所有身體物理結構的完整性,包括細胞膜、主要器官和肌肉骨骼系統
在美國的臨床案例 (如克里夫蘭醫學中心 Cleveland Clinic),新病人的就診流程大多包含 :
(A)檢測
(B)介入
雖然功能醫學強調是經由另一層面來促進健康,但仍具有不少的爭議與限制性。
A : 不是。功能醫學強調與傳統醫療互補,並非完全取代藥物或手術。若有不舒服或疾病,建議先找專業醫療人員諮詢看診。
A : 不是。大部分專業功能醫學計畫都強調「飲食與生活型態」才是第一線,保健品只是輔助,切勿本末倒置。
A : 目前有一些研究顯示病人的生活品質與部分健康指標能改善,但多屬觀察性研究,仍需要更嚴謹的臨床試驗。
A : 相對於一般門診,功能醫學的初診時間較長,費用也較高,部分檢測不在保險給付範圍。
A : 若你在美國當地生活,能在 IFM 上查詢到美國當地經過 IFM 認證的功能醫學醫師。但台灣部分,衛福部目前沒有正式認定所謂的功能醫學或是相關專科。建議看診時要留意只會單純一昧推銷檢測與保健品的診所,也要避免過高單價的進口保健品。專業的功能醫學人員,會全面性評估您的狀況並帶您進行全方位調理,這才是功能醫學的正確理念。
功能醫學是一種強調「找出根因」的醫療模式,對於慢性疾病與生活型態相關問題可能帶來幫助。相較於傳統醫學,更提供另一層面的輔助方式,能讓有經驗的專業醫療人員提升治療的效果,並幫你完整改善健康狀態。若你有興趣,可以先和具專業背景的醫師討論,並確保這些做法與你現有的治療計畫能夠互補,而非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