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營養品食用會有依賴性嗎?

營養保健品存在的目的,在於補充日常生活飲食中所無法達到的營養素,用以支持每日身體與健康所需,所以基本上食用保健品,是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素來滿足機能運作。舉例來說,由於現在人 3C 不離身的狀況下,導致對於葉黃素、蝦紅素與山桑子的需求更為重要,但是單要靠飲食中來獲得足夠的含量,其實很困難,除非每日食用非常大量的蔬果。所以若沒有額外補充葉黃素等成分,其實反而是讓身體長期運作在營養素缺乏的狀況下,長久下來當然會有影響。

另一個例子是維生素 D,維生素 D 雖然身體可以經由日曬合成,但是由於合成的因素影響甚多,包含氣候、緯度、天氣、膚色、日照時間、陽光波長等許多因素影響,因此要單靠日曬或飲食來補足,其實難度很高,加上現代人室內生活型態為主,更難有機會在正午時間去曬太陽補充維生素 D。因此才會導致研究上九成台灣人都呈現體內維生素 D 不足或是缺乏的結果。而人體需要的另一個重要關鍵營養成分是 omega-3,但人體不能自行合成,一定要經由外界攝取,所以一旦沒有固定食用富含 omega-3 的海鮮食物,反而會導致體內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不足,而同樣長久下來,也會有負面的影響與風險。若每日食用海鮮,則更需注意是否有可能吃入因為環境汙染而導致的魚類含重金屬過高危機。

以上種種例子,並非代表食用保健品即可,均衡飲食仍是健康的基礎之道,但高品質的營養保健品,能夠讓我們補足我們日常飲食所無法攝取的到完整營養素與含量。因此營養品並不會造成依賴性,因為其源頭的問題在於我們的飲食能否真正做到健康與均衡,若生活飲食上無法完全均衡,營養補充品仍是最方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2. 營養品食用會多身體造成負擔嗎?

無論任何食物或營養品,人體食用後皆需要經過新陳代謝,將需要的成分吸收,並代謝掉廢物或不需要的物質。而食用非天然來源的食物或營養素,例如我們食用藥物,本身不存在於自然界,而是科技發展下針對疾病改善的成分,但這樣的成分,就需要人體肝腎去額外運作與代謝,並將其代謝後的產物排出體外,才不會停留在體內造成負擔。所以營養素天然存在於食物中,在「正常適量」的食用下,都能被身體所吸收與利用,因此並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或額外代謝上的負荷。如果因為健康上的需求,而需補充較高食用量,也建議請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後食用。 


3. 營養品和藥物會有交互作用嗎?

有些營養成分在高濃度下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廣泛原則來說,若要避免成分間有衝突性,建議間隔至少 2 小時以上再食用,或是隔餐食用,而最好的方式,還是請先諮詢過醫師或藥師關於藥物衝突性後再行食用最為安全。而常見的衝突性如:

a). 魚油與抗凝血藥物:魚油在正常建議食用量下是相當安全的成分,但若大量食用有可能與抗凝血藥物有衝突性,建議請先諮詢過醫師或藥師後食用。

b). Q10 與抗凝血劑 Warfarin:Q10 與維生素K結構相似,可能具有促凝血的作用。因此 Q10 與口服抗凝血藥物 Warfarin 會產生交互作用,而降低 Warfarin 的抗凝血效果。

c). 紅麴與 Statin 類降血脂藥物:紅麴與降血脂藥物都具有同樣的功效性,若一起食用,可能會加重食用成效,而若成效過度,可能會加重肌肉痠痛、無力等副作用,嚴重恐造成橫紋肌溶解或導致肝腎損傷。

d). 銀杏與抗凝血藥物:銀杏與抗凝血劑併用,可能會增強抗凝血藥物的藥效 (加強抗凝血作用,導致凝血時間延長),進而產生交互作用,有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其他與銀杏相似會加強抗凝血作用的成分包含靈芝、高劑量維生素 E (> 400 IU) 等。

e). 5-HTP 與抗憂鬱藥:5-HTP 是國外針對改善情緒常見所使用的成分,5-HTP 若與抗憂鬱藥一起服用,可能導致體內血清素濃度過高,因此建議在醫師指示下食用。

其實即使一般食物也可能對於藥物會有影響,常見的葡萄柚可能對於高血壓藥物有衝突性,葡萄柚含有 Furanocoumarin 衍生物,會抑制肝臟中 CYP3A4 酵素的代謝作用。 由於許多藥物皆由此酵素代謝,因此服用該類藥品的高血壓病人,服藥期間如食用葡萄柚,可能導致藥品血中濃度升高,而增加發生副作用之機率。而葡萄柚抑制代謝的時間可能長達 2-3 天,因此並非隔餐即可,所以若有嚴重藥物衝突性的成分與食物,建議請先諮詢醫師或藥師等醫藥專業人士後再使用。

4. 營養品之間會有衝突性嗎?

a). 鈣與鐵:鈣與鐵一起食用後可能會有競爭吸收的狀況,而影響其成效。但也有不少研究指出,鈣與鐵一起食用雖然初期可能吸收率會降低,但長期而言,影響並不大。不過若能在食用時盡可能時避開,當然更好。所以含鐵的綜合維他命或女性補鐵產品,就會建議與鈣質產品間隔食用較佳。

b). 葉黃素與 β 胡蘿蔔素:葉黃素因為與 β 胡蘿蔔素同屬於類胡蘿蔔素,在體內的吸收途徑類似,因此若同時間大量食用,可能會影響其吸收率。但偶爾或少量食用時,影響不大,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通常營養素間若可能有衝突性,建議至少間隔 2 小時以上食用即可。

5. 營養品食用甚麼時間比較適合嗎?

a). 維生素 C:維生素 C 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可以空腹食用,但由於其酸性的特性,有部分腸胃較敏感的人則建議飯後食用,可以避免導致胃部不適的狀況,而食用時機早上或晚上則無影響。

b). 維生素 B 群:維生素 B 群屬於水溶性營養素,可空腹食用。但考量到維生素B群的特性,一般建議可飯後食用。因為維生素 B1 有獨特的味道,若空腹食用對於部分腸胃道敏感的人可能會引起打嗝不適的狀況;此外,維生素 B 群的主要功能可以幫助消化後的營養素新陳代謝,進一步產生能量,所以在飯後食用更能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來增進體力,所以 B 群仍會建議早餐飯後食用為最佳的時機。早上食用 B 群後,經過代謝,也能進一步幫助夜晚的睡眠品質。而食用 B 群後記得多喝水,更能幫助吸收。

c). 脂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 A、D、E、K,以及脂溶性營養素如 omega-3、Q10、葉黃素等,則建議飯後食用,藉由飲食中的油脂來幫助吸收,效果較佳。

d). 益生菌:益生菌的食用方式可能依菌株不同而有所影響,有些菌株會建議飯後食用;也有部分實驗顯示,飯前 30 分鐘食用比飯後吃更好。有些益生菌則建議空腹或兩餐之間食用。所以實際的食用時機請依照不同菌株特性來考量。

e). :鈣質的特性是單次食用超過 500 毫克,吸收率就會逐漸降低,所以單次食用量謹記不要超過 500 毫克即可。而鈣質的食用,首選睡前,因為夜間造骨細胞作用旺盛,所以睡前食用效果更佳。

f). 消化酵素:消化酵素一般是為了幫助消化食物,而研究顯示,在飯前 5 分鐘食用,其效果比飯後食用更佳,因為能在進食一開始即開始幫助消化食物。

g). 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纖維,而通常膳食纖維會建議與其他營養品分開,因為其特性有可能阻礙其他營養成分的吸收,因此建議與其他營養品分開食用較佳。

h). :鐵對於一般女性或是孕期女性極為重要,但空腹食用鐵,很容易導致胃不舒服的狀況,所以一般鐵也建議飯後食用較佳。其他礦物質部分,例如鎂,也是建議飯後食用較佳。

i). UC ll/UC 2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UC ll/UC 2 建議空腹食用效果較佳,若飯後食用,可能會影響成效,所以通常建議食用 UC ll/UC 2 時與前後餐間隔至少 2 小時以上,或是睡前空腹食用效果更佳。

j). 甲殼素 / Phase 2 白腎豆萃取物:甲殼素可以幫助抑制油脂的吸收,而 Phase 2 白腎豆萃取物則可以抑制澱粉的吸收,兩種皆建議飯前立即食用。

k). 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一般來說空腹或飯後食用皆可,但空腹來說對於膠原蛋白胜肽或胺基酸的吸收率都會較好,所以若想擁有更好的成效,建議空腹食用膠原蛋白。

6. 營養品價格差異那麼大,品質真的有差嗎?

營養品間的售價差異頗大,但真的效力相同嗎!? 其實營養品的食用成效決定於濃度、純度與食用劑量之外,另一點最重要的關鍵性影響就是形式,而活性形式通常代表著更好的成效,雖然成本上會較高。舉例來說:

a). 化學合成葉酸 (Folic Acid) 與活性葉酸 (5-MTHF):葉酸對於孕婦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但對於一般人的健康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尤其甲基化的活性葉酸對於一般人能促進循環與增進健康,特別是有六成的亞洲人由於基因的影響,更需要食用活性葉酸才能更有效達成此健康上的效益。而活性葉酸與一般化學合成葉酸的價格更差了數百倍。 


b). 化學合成維生素 B12 (氰鈷胺) 與活性 B12 (甲鈷胺):合成與活性形式維生素 B12 效益差了三倍,而價格上更是差異百倍以上,化學合成的氰鈷胺是以公斤計價的原料,活性甲鈷胺則是以公克計價,但活性形式食用後效果無以取代。 


c). 魚油:魚油形式包含未濃縮的 TG 形式,濃縮的 EE 形式,以及再酯化的濃縮 rTG 形式魚油,而價格上也因為濃縮製程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吸收率來講,rTG 形式魚油擁有最佳的生物利用率,但價格相對也較高。 


d). 維生素 D:維生素 D 分為維生素 D2 和維生素 D3,這兩種形式的維生素 D 都可以吸收,但在體內利用的時間與成效,維生素 D3 都更好,而維生素 D3 與 D2 的價格也差異頗大。

因為形式不同,而進一步影響其食用效力的例子不勝枚舉。此外,許多廠商也可能添加少量,只作為行銷上的噱頭,但實際上的含量卻無法達成食用的成效。例如活性維生素 K2 是非常昂貴的原料,因此不少鈣質產品只添加少量,約 20-40 微克,但在衛福部頒定的每日飲食建議上,女性每日需求是 90 微克,男性是 120 微克,而太少的添加量,雖然讓產品看似便宜,卻是犧牲的食用成效。其他許多昂貴的營養素,也常見添加少量來降低售價,包含蝦紅素、山桑子等。

營養品的價值,通常與其成分含量、濃度、純度成正比,而一分錢一分貨更是在營養保健品中可以得到完美的應證,當我們為了健康而購買食用保健品,但卻為了省錢而犧牲了成效,是否反而本末倒置呢?

7. 營養品一定要一直吃嗎?

最理想的健康與生活型態,是飲食均衡、生活作息正常、以及有適當的舒壓與運動。而營養品的補充則是因為現代人外食、高油飲食、高精製糖類食物、少蔬果、以及忙碌緊湊的生活型態,導致飲食上的失衡。而飲食上的失衡長久下來導致的就是潛在慢性病與疾病的發生率風險大增。另一種則是可能由於年紀增長,例如因老化導致骨骼部分健康受到影響或行動上的不便,而這些狀況下除了可以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尋求治療後,也可以食用營養品來作為輔助性的支持。

所以因為失衡或年齡增長下所導致的需求增加而補充營養保健品,建議可以長期補充以避免身體的不足,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盡量維持飲食均衡與正常的生活作息,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8. 營養品會有習慣性,需要換品牌吃嗎?

食用營養品並不會有造成依賴性或是習慣性。

從根本問題來看,還是在於營養品本身的形式、純度與濃度。若保健營養品本身是具有高度健康效益的活性形式,或是能提供足量支持的成效,那並不需要更換品牌食用。唯有真正能有效支持健康的保健品,才能幫助維持健康。只要謹記營養品的挑選,包含濃度、純度、成分含量、以及真正高吸收率的形式等四大條件,若能滿足這些關鍵條件的營養品就是能帶給健康效益的最佳保健品,並不需要為了更換而更換。

9. 營養品液體有比固態 (膠囊或錠劑) 好吸收嗎?

營養品有區分許多不同的形式,通常區分為固態 (膠囊狀、錠狀、粉末狀)、液態 (水狀、油狀) 、或是果凍條與軟糖形式等。通常在保健品的製作上,有許多的細節需要注意,例如怕高溫的成分,如葉黃素等,做成果凍狀等需要加熱製程的產品,很有可能就會喪失活性。此外,原本的營養成分特性,也會影響到其製作上的型態與食用後的成效。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維生素 B 群是水溶性成分,可以製作成許多不同的形式,而水溶性的營養素通常可以在空腹食用,增加吸收率。而脂溶性的營養素,例如胡蘿蔔素、魚油等成分,油脂配方就會比較好吸收,如果不是油脂配方,建議一定要在餐後吃,跟著飲食中的油脂就可以增加吸收率。

所以營養品的食用上與原本的營養素特性有關,請依照產品上的說明指示下食用,就能達成最佳的成效。

10. 營養品一定要吃到建議的食用量嗎? 我可以自己降低食用的顆數或含量嗎?

不建議擅自變更食用量,除非經過專業人員評估與建議下調整才是最佳的作法。

在不同的原料,根據其臨床上,不同的食用量會有不同的成效,例如魚油在不同的保健目的,有不同的食用量建議,從每日 1 公克到每日 3-4 公克的 omega-3,各有其不同的意義性與食用目的。而許多成分在研究上也有其最低有效劑量,代表若食用低於含量,其保健的成效就不明顯,無法達成其臨床上的預期功效。例如薑黃粉,通常研究上要能達成有效的食用量建議每日約 500-2000 毫克,因此低於食用建議量,有可能食用上的感受性比較不明顯,甚至太低的話,則可能根本沒有效果。

所以營養品在品牌端的產品開發要能達到有效食用量,而非只是添加少量來達成行銷目的;而在食用上,也建議消費者遵守保健品上的食用指示,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畢竟原本購買保健食品,就是為了能夠促進健康上的目的,若沒有食用到有效劑量,這樣不是就背離原本的食用意圖了嗎。